“一騎紅塵妃子笑,無人知是荔枝來”,杜牧的一首《過華清宮》讓后世窺伺到玄宗后期的奢靡生活?,F(xiàn)代作家馬伯庸引用該事件選擇從小人物的視角來撰寫這樣一段關(guān)于荔枝的傳奇轉(zhuǎn)運之旅。
要窺視其中的傳奇,我們可以先算算“日子”。嶺南至長安,最高等級的“加鞭”需十一天,傳言荔枝摘下枝頭“一日色變,兩日香變,三日味變”,密封、鹽洗、浸水,最多可達五日。五日與十一天,這只是書中小吏李善德面臨的困境之一,但這一絲困擾就已然讓我感到無力回天。
遠望“太行山”的震驚、詫異,細看“王屋山”的無力、焦慮,如此,越推演越覺得無路可循,越思考越感覺無計可施,此時當如何?是“無可奈何花落去”,還是“吾將上下而求索”?是揮墨三千訴不公,還是略撒豪文躬試行?“就算失敗,我也想知道,自己倒在距離終點多遠的地方”,這是書中小吏的選擇,也是李善德不斷探索中的心態(tài)。親至嶺南,剖絲剝繭,三輪實踐,終現(xiàn)解題之法;統(tǒng)籌各部,詳實規(guī)劃,沿途親查,終解困擾之局。
將采摘荔枝轉(zhuǎn)變?yōu)閹е厝?,果留枝上加以鹽水浸泡密封可使五日質(zhì)變延長至十一日,沿途提前儲冰,加以冰鎮(zhèn)輔佐,十一日內(nèi)便可保香味均無質(zhì)變,最終成功博得“妃子笑”。
在破局的整個過程中,李善德從最初的破釜沉舟到后來的撥云見日,改變整個困境的信念都是先干起來。首試洞悉荔枝的質(zhì)變過程,二試確定最佳行程,最后一次掌握了儲存方法。每試一次,濃霧就退去一些;每做一次,纏繞的線團就松懈一些,最終理清思緒、水到渠成。
如今,荔枝運輸已然不再是困擾,但一直還有新的“運荔枝”難題擺在眼前。深水區(qū)研發(fā)艱難緩行,新領(lǐng)域調(diào)研迷霧重重,高精尖項目難以推進……如此種種都是我們經(jīng)歷過或未來將直面的問題,躲避并不能換來難題的銷聲匿跡,躺平也不會讓困境化解消散。我們當學書中人物,彎下腰、俯下身,以嘗試換取新思路,以行動探尋新道路,方能在困境中找到破局良方。
行之愈篤,方能知之愈明。(創(chuàng)新研究院 張翔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