從孟郊“臨行密密縫,意恐遲遲歸”到史鐵生《我與地壇》里母親的靜默守候,古往今來,謳歌母親的文章有很多。從小到大,我們也會因為命題作文的緣故,多多少少勾勒過母親的形象于筆端。就我自己而言,也曾多次寫過我的母親。而今,回看我的這些命題作文,母親的形象都未免太過單薄,她只是一個勤勞的、溫婉的、把家庭和子女放在心尖上的母親。事實上,隨著年齡的漸長,才發(fā)現母親并非僅限于此。
在我求學階段,母親是我堅強有力的“后盾”。無論是生活中的哪一個細節(jié),都被她安排得井井有條、細致入微。在這些細水長流的日子里,母親以她的智慧和力量,指導著我生活、學習中大大小小的事情。還記得,每次從家里返校,都是大包小裹,里面裝滿了生活用品和各種各樣的食物,即使箱子已被塞滿,母親也總能夠調整位置,找到更佳的裝箱方式,再塞上那么一點點。母親就是這樣,總是以“再塞上一點點”的方式,表達著對子女的愛。
母親是標準的“上班族”。多年來,她總是按點上班,按時下班。有時也會將部分未完成的工作拿回家完成。雖然母親從未將我?guī)У剿膯挝唬?/span>也從未見到過她具體的工作狀態(tài),但我能夠感受出她對工作是認真負責的。工作后,其實我并不愿意與母親深談工作上的事情,但每次與母親見面,她總是會仔細詢問,并叮囑我要刻苦、勤勉。也許是為了“加速”我的成長,也許是內心依然放心不下,也許是為了和我多溝通交流,母親常常通過微信發(fā)送一些鼓勵的話語給我,類似“假如你很累,說明你在爬坡”之類的,讓我總能夠感受到她的期許。
母親不再年輕,但追趕時尚潮流的步伐一直都在。她會試著學習使用各種軟件,會主動了解當下大家所說的AI,更會跟著抖音鉆研廚藝。每次我回到家中,她總是變著花樣給我做各種吃的,有時候成功,有時候勉強能夠下咽,但是她總樂此不疲,不斷斟酌著配方,滿心歡喜地去準備下一餐。我也會積極配合,繼續(xù)做母親的“試吃員”。
時光的剪影中,母親的形象愈發(fā)的清晰和立體了。我更深一步感受到母親對于子女的濃濃關心與細心愛護,感受到母親對于工作的感悟和認識,感受到母親對于生活的熱愛與執(zhí)著。母親就如同一面鏡子,照進了我未來的歲月。我想,我會把母親的所想、所愛融進我的工作和生活,讓它們照亮我工作生活中的每一個角落。
母親節(jié),除了要給母親送上一束鮮花,這才是我要獻給母親的最重要的禮物。(龍鋼公司 趙婧)